积极打造“蓝色粮仓”“海上粮仓”,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同时“藏粮于海”,是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必要举措。广东省水产养殖产量常年位居全国第一,渔业经济占到全省农业经济的20%以上。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目前,广东省正积极开展水产育种,打造“蓝色粮仓”的重要工作。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水产研究室主任黄文告诉记者,他的团队目前主攻南美白对虾、石斑鱼和热带海参的育种。黄文表示,水产育种是一项任重道远的长期性工作,需要稳定持续的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投入,只有自主研制更多优质的水产种苗,广东才能真正从水产大省向水产强省迈进。
黄文和助手查看对虾长势
南美白对虾育种:力争打破鱼粉、种苗依赖
广东省农科院的水产实验室,一排排蓝色的水罐里,养殖着南美白对虾、黄立鱼、热带海参、石斑鱼等各类水产的幼苗。记者采访时,黄文正轻轻地从一个水罐里捞出一些南美白对虾的小虾苗,和助手一起观察这些虾苗的长势。
黄文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海洋生物学专业,目前在广东省农科院主要从事水产育种与绿色健康养殖的研究。他告诉记者,南美白对虾是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10大主攻方向之一,国内不少科研团队都在为南美白对虾的育苗倾注心血。
南美白对虾学名为凡纳滨对虾,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2000年以后开始大规模进行养殖,目前已成为中国虾类养殖的主要对象,据不完全统计,南美白对虾占的产量已占了中国所有养殖对虾类总产量的80%。然而,正是这种国人司空见惯的虾,其优质种源目前仍主要依赖进口。
黄文表示,目前国内科研团队针对南美白对虾的不同经济性状进行育种,“我们团队瞄准的是做南美白对虾耐植物蛋白的营养育种研究,从育种的角度选育出能够耐受高浓度植物蛋白的南美白对虾新品种,这是一门交叉学科,难度较大,目前我们已选育出第二代品系,在国内走在前列。”
黄文介绍,鱼虾饲料中,最主要的成本是鱼粉。鱼粉为用一种或多种鱼类为原料,经去油、脱水、粉碎加工后的高蛋白质饲料原料。目前,鱼粉资源越来越紧俏,价格涨了好几倍,同时也让鱼饲料成本大幅上涨,为了摆脱对鱼粉的依赖,科学家研制植物蛋白去替代鱼粉,做出新的鱼饲料,但高浓度植物蛋白中的氨基酸不平衡且含有抗营养因子,会导致鱼虾肠道受损,影响养殖效益。虽然从营养学角度可以通过配平植物蛋白氨基酸营养,去除一定的抗营养因子,但造成了饲料生产工艺复杂,推高饲料生产成本。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希望从遗传上逐渐改变这些虾的食性,选育出那些能够耐受高植物蛋白的南美白对虾品种。”黄文介绍,目前团队选育出对虾新品系已经出现了一些优良性状,但经典育种至少需要四代,所以团队预计,至少要3到5年之后,他们才有望选育出有稳定遗传性状的南美白对虾新品种,“你看到的那些虾苗,就是我们通过高植物蛋白饲料养的,其中长势良好的虾,就说明它们对高植物蛋白饲料很适应,这种个体可以作为后备亲本进行定向培育。”
“除了在实验室,目前,我们团队正在湛江和一家大型的水产企业合作,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南美白对虾育种的进一步研究。”黄文说。
石斑鱼育种:与海洋牧场建设相适应
黄文团队的第二项水产育种研究对象是石斑鱼。石斑鱼营养丰富,俗名“海鸡肉”,含肉率高、没有肌间刺、味道鲜美,是我国南方海域的名贵鱼类和特色鱼类。黄文告诉记者,未来通过性状的不断改良,在广东的海上养殖平台和海洋牧场中,石斑鱼有望成为重要的养殖鱼种。
黄文表示:“目前广东的深水养殖网箱养殖的主要鱼类品种还是金鲳。但金鲳的售价和利润都比较低。算经济账的话,做一个海上养殖平台养金鲳可能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收回成本,因此企业迫切希望我们能够提供优良性状、经济价值高的石斑鱼幼苗,在海上养殖平台大规模养殖。”
黄文介绍,目前石斑鱼主要采用远缘杂交的方法进行选育:“石斑鱼的性成熟时间需要4到5年,如果采取经典的育种手段,培养一个新品种通常要25~30年的时间,这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奋斗。为了更快选育新品种,我们目前通过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石斑鱼进行杂交,接下来我们将在广东建立高效的石斑鱼育苗技术体系,不断选育能够适应广东省养殖环境的石斑鱼优良新品种。”
黄文介绍,经过多年努力,广东的石斑鱼养殖新品种已不断涌现,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中山大学林浩然院士团队选育出的石斑鱼新品种珍珠斑,“珍珠斑就是以老虎斑为母本、龙趸石斑鱼为父本杂交而成的品种,学名叫作虎龙杂交斑,由于珍珠龙胆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口感更软嫩有质感,外观有靓丽的斑斓花纹,市场爱其若“珍珠”,因此俗称‘珍珠斑’。目前,珍珠斑的养殖产业已经比较大了,在市场上也随处可见,目前各个科研院所的科学家也正通过更多的远缘杂交试验,培育出更多优良性状的石斑鱼新品种,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要。”
“石斑鱼的育种一项长期工作,需要长期支持,其中科技支撑和资本支撑是很重要的。”黄文告诉记者,目前,他的团队正在协助湛江的一家海洋水产企业做石斑鱼育苗和生产的体系建设。
热带海参育种:希望研发规模化繁养技术避免过渡捕捞
“热带海参有广大的市场,我们瞄准了市场需求,目前也在研发热带海参的育种和养殖技术。”黄文告诉记者,我国北方的辽参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育苗养殖技术,但我国对热带海参的消费需求一直非常大,这类海参养殖业还未成型,主要依靠海捕,“每年,全球消费的海参干品约有4万吨左右,但辽参只占其中的10%~15%。中国消费的海参大部分为热带海参。以前,人们是在中国附近的海域捕捞热带海参,渐渐地,我们附近海域的海参资源匮乏了,如今则是依靠进口来获得海参。”他认为,加快热带海参育苗和养殖技术的开发迫在眉睫。
黄文表示,热带海参的大规模育苗技术任重道远,团队正认准方向,久久为功,“前两年,我们已在茂名建立了热带海参种质资源圃,收到了15种活体海参,“目前,我们在海参繁育与增殖放流技术方面已经有一定优势,获得的授权专利数量也是最多的。我们目前的工作是基于可以被捕捞到的常规海参作为研究模型,突破海参的繁育技术,研究海参的养殖饲料等,包括热带海参的规模化养殖技术等等。”
黄文认为,未来热带海参的增养殖技术将可以通过国际合作来进行,“我们开发出海参的养殖技术后,可以教外国人做海参苗,利用国外优良的自然海域资源增殖海参,在一些热带的太平洋岛国,通过底播,不需要投喂饲料,海参就很容易养活。我们希望开发出规模化的热带海参育种育苗技术,一些热带国家可以大量生产并向我国出口海参渔业资源,也满足了我国对海参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最后实现双赢。
建议与思考: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树牢久久为功思想
黄文告诉记者,我国要想实现水产种业的快速发展,首要问题还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来看,高校、科研院所、育种企业要招一名专门研究水产育种的博士或硕士是比较难的,招聘有经验的博士、硕士更难。因此,我们需要加大水产方面力度的人才培养,加大一线育种科技人员的支持力度,让青年科技人员尽快成长。”
海参
黄文还表示,水产育种的转型升级,尤其需要树牢久久为功的思想,“我们希望能聚焦相关的主攻品种,特别是对广东省特色品种进行育种攻关。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也是学科特点决定的,因此在各项支持体系方面,我们也要做对应的调整。”
黄文认为,国家和省委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的方向是非常正确的。“目前,广东省主要的水产养殖方式还是室外养殖池塘,面积达250万亩。其他的面积加起来也就约二十万亩,但户外养殖池塘难以形成工业化生产的流程,加上土地权属、尾水处理等问题,瓶颈越来越凸显。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海洋牧场,切中了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海洋牧场现代化进程势必倒逼池塘养殖模式的转型升级。优良的种苗是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水产育种方面,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开发出更多适合市场、适应养殖环境的新品种。”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
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id=2021436#/detail/2021436?site4